來源:時間:2018.01.12 09:18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明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關工作要求,強調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住建部、國資委、能源局六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新形勢下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規[2017]1 690號),對于2011年發布實施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結合新形勢下的新任務,豐富了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需要各有關部門和企業統籌協調,共同推進需求側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可以說,從政策到電力供需情況轉變都對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開放了新的發展空間。
多能互補、光伏、峰谷電價、建筑節能、智慧家居…需求側管理涉及的內容太多,那么,什么是智能表計與電力企業參與能源需求側管理的正確姿勢呢?
分析需求側資源內容,看電力企業切入機會
需求側資源可以分為三大類:降低能耗的資源、具備調節能力的資源、其他廣義需求側資源。這其中都有電力企業的切入機會。
降低能耗可以通過使用節能高效的設備實現,如采暖、照明、空調、電梯、家用電器等,這些都可以采取節能材料、優化工藝、智能化的控制等在保障使用的情況下節能降耗。降低能耗的另一個途徑是開展能效管理監測和節能管理,以及增值服務,例如開展節能診斷、電能在線監測,這方面目前在工業和大型的公用建筑中建設和應用的較多,表計企業天然的設備和人員優勢在這個領域顯現,有不少朝這方面發展。當然需求側管理目前硬件方面投入較大,目前的一些政還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促進作用,一些都在摸索階段,所以從平臺、服務入手也是熱門的選擇。
具備調節能力的資源包括峰谷時段資源、儲能設備、電氣耦合設備等,例如儲熱儲冷裝置、電動汽車、溫控空調、電鍋爐、熱電聯產、燃氣鍋爐;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資源,減少占用峰谷時段資源,將不能削減的電量需求轉移到谷時段或者必要時策略性的增加用電來實現電能的更優配置。這其中對于表計企業來講最容易切入的包括電動汽車充電運營、蓄電池。
其他廣義需求側資源,如分布式發電、電動汽車儲能、電力替代等,最常見的有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生物質、工業余熱余壓、光伏、海上風電。這方面光伏、電動汽車充電樁是許多表計企業切入的選擇。
劃重點:電力企業切入需求側管理的正確姿勢
1.綠色建筑節能服務商,依托電表和配套計量設備,通過節能管理平臺幫助建筑或企業進行節能管理。這方面可以說很多表計企業都在嘗試,市場相對分散,但是機會也更大。
2.照明節能:這方面有實力和遠見的表計企業有在開展,例如積成電子,在研究光導管照明,光導管照明是不需要用電,借用光能照明,采光合理的地方不需要特意供電來照明。
光伏:這方面科陸電子可以說是走在大多數表企前面的,光伏的項目越來越成熟,規模也越來越大。
3.電動汽車充電運營服務,這個領域很多表企在做,例如南京能瑞自動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也在做整合充電樁的云平臺,但是充電樁的商業模式也是行業非常糾結的問題,很多企業是邊走邊看。
從需求側參與能源管理的硬件切入
需求側也就是用戶參與能源管理,通過獎勵補償、或者根據分時電價,獲得間接經濟效益,目前來看智能電表是最合適的互動設備,智能電表充當橋梁作用,配合APP跟用戶使用APP實時互動,實現用電模式優化,而這未來可能延伸出一系列“黑科技”, 通過“信息可視化”使用戶及時直觀的了解實時/歷史用電情況,并提供用電優化方案。